互联网+“农业”就是运用“3S”(GIS、GPS、RS)、T技术,结合设施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艺技术等技术,改造整个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更具有“智慧”,实现精准感知、智能控制、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实现直达农田到餐桌的包括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等整个农业产业链上大数据云平台,打造现代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安全、绿色、环保、增产、增效、增收、良性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概述:
互联网+“农业”就是运用“3S”(GIS、GPS、RS)、T技术,结合设施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艺技术等技术,改造整个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更具有“智慧”,实现精准感知、智能控制、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实现直达农田到餐桌的包括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等整个农业产业链上大数据云平台,打造现代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安全、绿色、环保、增产、增效、增收、良性持续发展的目的。
智慧农业的核心要素:精确化数据采集、智能化统计分析、便捷化操作管理。
二、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平台解决方案:
依托平台开放核心能力、资源,与产业各方开放合作,广泛适配终端、汇聚丰富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感知及粘性,继而增加对于终端、应用、服务商的影响力,对接支撑智慧城市需求与业务,支撑打造基于物联网的全新信息农业模式。
三、智慧农业能力平台整体架构:
四、智慧农业能力平台分层模型:
1.应用层:
a. 应用管理:可提供丰富的应用管理功能,如智慧养殖、灌溉、种植等,可在平台进行快速应用设计、开发、发布等。
b. 交互控制管理:实现多渠道指令交互控制如语音、手势等。
2.能力层:
a.云资源服务:对外提供统一的云资源服务,包括政策云、市场云、农业云、以减少应用方的成本投入;
b.数据服务: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业务模型,对外提供统一完备的数据服务等。
c.网络服务:提供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服务,将应用构建在最新最稳固的网络架构之上。
d.网络安全服务:遵循运营商级的网络安全规范,提供统一的实时监控,智能告警,以及强大的安全防护支撑。
3.数据层:
a.数据中心:提供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能力。为数据学习提供基础,是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的能力基础。
4.接入层:
a.物联网设备接入管理:提供电信级物联网设备接入管理,可以适配多种协议接入方式,获取接入参数,实现能力运化,实现用户侧终端设备快速简洁接入。
五、智慧农业物联网典型扩展性应用:
农业监测:结合农业气象环境信息,遥感图像信息,知识库及智能化的数据融合、挖掘,对农作物生长趋势做出预测,并对农作物四情(墒情、苗情、虫情、灾情)进行预警分析,及时提醒用户做出预防。
智慧大棚:智慧大棚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风机、低压电机、阀门等工作电流偏低的执行机构)构成无线网络来测量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通过模型分析、自动调控温室环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业,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智慧畜牧:智慧畜牧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特定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牲畜的体温、位置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特定算法对牲畜的排卵期、疾病、受伤、走失等进行监控和预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准确掌握牲畜生育进程和生长动态,对牲畜生长动态以及牲畜各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对牲畜养殖、栋舍管理和防疫出栏进行快捷高效的远程指导,提高精细养殖和栋舍管理的能力。
智慧灌溉:基于物联网的大田种植智能化管理系统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酸碱度、养分、气象信息等,实现墒情(旱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等功能,最终达到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的目的。